泽州县万里茶道博物馆
泽州县万里茶道博物馆

 

旅蒙拓业的大盛魁号

 

5、旅蒙拓业的大盛魁号

大盛魁,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由山西太谷县王相卿和祁县史大学、张杰三位肩挑小商贩创办而成,极盛时期员工达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2万头,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今乌兰巴托)、恰克图,内蒙各盟旗,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和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

康熙平定准噶尔叛乱时,由于军队深入漠北不毛之地,允准商人随军贸易。当时在右玉杀虎口清军费扬古军营打工的王相卿、史大学、张杰三人,便开始从事贸易。他们资本少,业务不大,但买卖公道,服务周到,生意十分兴隆。清兵击溃噶尔丹军后,主力部队移驻大青山,部队的物资供应通过杀虎口运送。三人便在杀虎口开办商号,称“吉盛堂”。康熙末年改名为“大盛魁”。

大盛魁的总号最初设在乌里雅苏台,后迁至归化城(呼和浩特)。经营商品有砖茶、生烟、洋布、斜纹布及针线之类。同治年间,大盛魁看到茶、烟销路好,便与茶商、烟商一起制作了“三九砖茶”(每箱装39块)和“祥生烟”,颇受蒙民欢迎,远近闻名,特受蒙民欢迎,每年销往蒙古即达4000余箱,竟然垄断了蒙古牧区市场。

 清末,沙俄对我国蒙古、新疆和东北地区的侵略不断扩大, 大盛魁的营业日见萧条;俄国革命后,外蒙古搞独立, 大盛魁丧失了在俄国、蒙古的商业资本和市场。加之后期用人不当,一些掌柜挥霍浪费惊人,侵吞号款事件屡有发生。民国十八年(1929) ,雄踞塞北200余年的大盛魁商号就此倒闭。

 

版面中有大盛川遗址图:大盛川票号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山西祁县成立,负责人是颉匹麟。是大盛魁将所属裕盛魁钱铺改组票号,经营时间40年。

版面中间右侧图为大盛魁在归化的小号天顺泰绸缎庄赠予其它商号的一幅画。(关于小号,是晋商为了避免各商号造成脱节,通常运用大号管小号,总号统支号的方法,层层节制使整个管理系统有条不紊。各个商号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支援,相互制约,建立起一种独特的“纵向管理,横向联系”的制衡式经营管理模式。



上一篇:关东起家的太谷曹家

 

下一篇:兼营茶叶的泽州王家

 

底部导航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