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帮是以大车为运载工具的商帮。晋商运茶至祁县后,要对茶叶进行重新整理包装。通常留一部分就地销售,再析出部分西运陕甘。大量的茶叶则自平遥、祁县、太谷、徐沟、太原、阳曲、忻州、原平、代县、应县、大同,迤逦而行至张家口,或出西口北运。于是车帮便担当重任。自张家口至库伦、恰克图的货运,除驼帮外,仍有数以万计的“老倌车”奔行在张库大道上。车帮常以20辆车组成一队,白天休息,夜晚赶路。每辆马车前悬一马灯照路,前后有数十条猎犬护行,一路上车马相衔,銮铃阵阵,灯光摇曳,时有狗鸣,恰似一支夜行乐队。
版面中展出的图片有:
装车图、车队过雁门关、中俄边境的车队
牛拉车、载重车,
张家口大镜门的老倌车
民间流传这样的顺口溜:“火车快,出不了大门外,牛车慢,一年一趟大囫囵(库伦)”。张库商道繁荣时,运输业自然也就成为了热门行业。在张家口,人们把专门管理、役使黄牛拉车的车倌称为老倌,他们驱赶驾驭的牛车就叫做老倌车。老倌车不同于普通牛车,它比普通牛车更宽、更长、更结实,用桦木或榆木做成。每辆老倌车由一头草原黄牛驾辕,驾辕的牛不是一般的草牛,而是专门喂养粮食、酒糟的犍牛。犍牛体壮力气大,比较皮实,路途上很少生病,耐饥渴程度仅次于骆驼。从张家口去往库伦,或恰克图,路途遥远,地旷人稀,行路十分艰难,运输货物的车辆大都结队而行。每一百辆车为一个商队,人们称之为“一顶房子”,有的大户人家能拥有几顶房子。车队为防范匪人路劫,牛车少的人家常常几户凑成一顶房子或数顶房子搭伴而行。老倌车队出发时,要举行祭牛仪式,准备出发的老倌车都按各自所属的“房子”集结在一起,领房人带领大家祭牛。清中后期及民国初年,是张家口老倌车存量最多的时期,比如,张家口南天门村,一个村子养的老倌车竟有3000多辆,每家至少养着100多辆。
上一篇:马帮
下一篇:驼帮